正常情况下,一般成人体内约有4000~5000毫升的血液,占体重的 8% 左右,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开水瓶的容量。但是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一般说来,男子的血量比女子要多些;肥胖人由于脂肪较多,其每公斤体重所含血量要少于正常人。
血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剧烈运动时,血量会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在失血或献血后,血量会减少,但人体会通过调节内部循环系统来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失血过多,会引起机体缺氧,面色苍白,血压降低,晕厥,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休克。如果失血量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失血达到1000毫升以上,就可以达到人体代偿的极限,危及人的生命。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发冷,手脚冰凉,无力,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
当出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时,引起大脑部位供血不足,患者就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甚至出现昏迷的症状。
人体的血量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出现失血的情况要及时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处理,防止继续出血。对于严重的失血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