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10个月体温37.3℃可能与疾病未及时控制、药物没有遵循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药物不敏感、肺部真菌感染、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有关。可通过药物疗法或手术疗法处理。
1.疾病未及时控制: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程本身较久,若不及时控制,便会伴有长时间的低热。为改善此问题应及时根据医生指导用药,比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2.药物没有遵循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使用规律,如果不按照规律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者出现耐药性,从而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按疗程用药。
3.药物不敏感:如果药物不敏感,病原体无法被有效清除,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此外,药物不敏感还会导致病原体的传播和耐药性的增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及时更换抗结核药物治疗。
4.肺部真菌感染:若肺结核患者存在肺部真菌感染,则会引起长时间低热,并伴有咳嗽、咳痰。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伊曲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氟康唑胶囊等药物治疗。
5.结节性多动脉炎:这属于肺结核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出现便会伴有低热、呼吸困难等反应。此时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治疗。
存在肺结核的人群需及时进行诊断,以方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平时多休息,维持良好情绪,注意环境卫生,室内应该经常通风。同时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