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性状改变竹笋、腐烂竹笋、毒竹笋等不建议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1.性状改变竹笋:正常竹笋外观上端青翠、末端洁白,质地爽脆。如果,出现霉斑、虫洞、斑块样异色等性状改变,可能是由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所致,存在变质的概率,应减少食用。
2.腐烂竹笋:竹笋采集后未采取保鲜措施,长时间存放在常温环境,可能会引起细菌、霉菌滋生,导致竹笋腐烂。食用后潜在引起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风险,不建议食用。
3.毒竹笋:竹笋是竹子的幼苗时期,竹子种类繁多,部分品种自内部有毒、有害等化学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机体出现中毒反应,不建议食用。目前已明确含有毒性物质的竹子类型包括毒箭竹、毒蛇竹等,其幼苗应避免食用。
日常应选择新鲜、现剥的竹笋,购买后尽快食用,预防变质、腐烂。食用竹笋后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