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止痛开关其实就是人体上的一些针灸推拿的穴位,通过按摩和揉压穴位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人体止痛的七个开关包括列缺穴、后溪穴、合谷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承山穴、太冲穴。
1.列缺穴:受风寒感冒而突发剧烈头痛的时候,可以点按手腕凹陷处的列缺穴,其定位是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手法力度适当,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维持点按3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缓解头痛,故也有“头项寻列缺”的歌诀流传。
2.后溪穴:长期伏案很容易背痛频发或者落枕时脖子僵硬疼痛,活动受限。这个时候,可以掐按后溪穴缓解,其定位在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按摩时,可以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抵住另一手的后溪穴,边按压边揉动,按摩3-5分钟,有酸痛感为佳。左边脖子疼,就掐按右侧的后溪穴,右边疼掐按左侧的,同时慢慢地活动颈部,有利于快速缓解落枕。
3.合谷穴:若牙痛是因牙齿本身的问题,要尽快寻求牙医帮助,若不是牙齿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可掐按合谷穴来快速止痛。其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揉穴时指尖要对准虎口部位肌肉隆起的最高点下手,而且要从侧面对着骨头垂直用力掐按,适当用力由轻到重掐压0.5-1分钟。一般采取交叉按揉的方法,就是右侧的牙痛按揉左侧的合谷穴,反之亦然。需要注意,孕妇牙痛是不可按揉合谷穴的。
4.委中穴:腰扭伤、剧烈运动、长时间伏案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容易出现腰背部酸痛。治腰痛首先要进行正规检查,此外,如歌诀“腰背委中求”所言,还可通过按揉委中穴缓解疼痛。委中穴定位于膝横纹中点,即膝关节后侧的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5.足三里穴:胃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毛病,例如暴饮暴食,喝冷饮,吃了过于杂乱或难消化的食物,就非常容易引起胃痛。可掐按大腿外侧的足三里穴。其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可用手指或用梳子背、笔尖等找这个位置最痛的点,找到后用力按压直到有酸痛的感觉为宜,维持3分钟左右,也可以用手指适当用力拍打此处,直至出现红色的痧点,同样可以起效。
6.承山穴:腿部肌肉痉挛时可以揉按承山穴配合按摩小腿肚缓解疼痛。其定位在小腿肚子正中点(人字沟),用适当力度揉按1分钟左右,即可起效。
7.太冲穴:痛经是女性经常遇到的情况,除了服用止痛药外,还可以通过点按足背处的太冲穴缓解疼痛。其定位是足背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间,找到凹陷处进行轻柔按压,两侧分别点按3分钟,能有效缓解痛经。
虽然“止痛开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是建议在人体出现局部疼痛时,要找出引起疼痛的病症,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