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肺结核皮试红肿的直径在5毫米以内算正常。
肺结核皮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肺结核感染的方法,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进入皮下,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正常情况下,皮试注射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反应,这是由于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的过敏反应引起的。红肿的大小和硬度是判断皮试结果的关键指标。
正常情况下,红肿的直径应该在5毫米以内,硬度也不应太高。如果红肿的直径超过5毫米,就可以判定为阳性反应,这意味着可能存在肺结核感染。但是,阳性反应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已经感染了结核菌,因为有些人可能已经接种过卡介苗或者曾经接触过结核菌,导致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了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假阳性反应。
红肿的大小和硬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注射部位的皮肤厚度、注射剂量、注射技术等。因此,判断皮试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仅凭红肿大小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