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病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起病初期、急性期、恢复期。
起病初期: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出现的非特异性炎症,大部分与细菌感染有关。在病原体侵入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后,会先经历起病初期阶段,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极为相似,通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全身症状较为轻微,少部分可出现低热、畏寒、乏力等症状。
急性期:随着病情发展,2~3天即可进入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如频繁剧烈干咳或刺激性呛咳、咳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在咳嗽的同时,往往还会伴随恶心、呕吐、胸腹部肌肉疼痛等症状。
恢复期:急性期4~5天可逐渐进入恢复期,患者全身症状减轻并消退,但咳嗽有时可延长数周。
如果支气管炎并未在急性期得到有效治疗,病原体反复感染支气管,有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当气温下降、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时,即可刺激支气管发病。建议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体征后,尽早就医详细检查,明确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对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