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可以灸足三里穴、中脘穴、曲池穴、关元穴、鱼际穴等穴位,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的双重效果,结合经络穴位调整,从而达到保健作用。
1.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通过对这个穴位进行隔姜灸,能够缓解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达到和胃健脾的效果。
2.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当前正中线脐中上4寸的部位,当患者胃脘部位出现疼痛、腹中有包块或者是便秘、呕吐以后,通过对这个穴位进行隔姜灸,能够达到疏通经络和健脾和胃通调脏腑的作用。
3.曲池穴:在肘区,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当患者出现手臂臂麻、眩晕等病症以后,可以通过将生姜放在这个穴位,然后通过艾灸对局部加热,能够达到疏风清热和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局部不适的症状。
4.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其中下三寸人体前正中线上,当患者出现腹泻以及便血、腹部疼痛等病症以后,可以通过隔姜灸进行改善,能够起到通利小便和缓解疼痛的症状。
5.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之荥穴,位于手掌,患者出现了风寒感冒以后出现的咳嗽或者是咳痰的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对穴位隔姜灸能够达到散寒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利咽凉血的效果。
通过隔姜灸只能够起到缓解疾病效果,但是并不能够完全的根治,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然后采取合理方式进行改善,在隔姜灸以后,患者还需要做好自身的保暖工作,而且在操作的时候,要避免皮肤的表面出现烫伤。平时患者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的焦虑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