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地榆、苎麻根、大蓟根、茜草等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但是单独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需要医生根据机体状况,搭配其他中药材进行辨证治疗。
1.白茅根:白茅根是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的根茎,性寒、味甘,归膀胱、肺、胃经,有凉血止血、清肺胃热、清热利尿等功效,可以针对血热鼻衄、尿血、热毒淋证等情况进行治疗,可以内服也能外用,内服煎汤;外用则是需要将鲜品捣成汁外涂,但是溲多不渴者、脾胃虚寒者等人群慎用。
2.地榆:地榆这味中药是蔷薇科地榆属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性微寒,味酸、涩、苦,归大肠经、肝经,有解毒敛疮、凉血止血的作用,一般用于血热便血、疮疡痈肿、疮疡痈肿等情况的治疗,能研磨捣烂外敷,也能煎汤或入丸、散内服,下痢、虚寒性便血、崩漏及出血有瘀者等人群慎用。
3.苎麻根:苎麻根是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的根和根茎,归肝、心经,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安胎、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针对血热胎动不安、热毒痈肿等情况进行干预,可以鲜品捣敷,也可以用苎麻根煎汤内服或熏洗,无实热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服。
4.大蓟根:大蓟根是菊科植物蓟的干燥根,归心、肝经,性凉,味苦、甘,有散瘀解毒、凉血止血、消痈等功效,一般用于衄血、崩漏下血、尿血等情况的治疗,可以捣敷外用,也可煎汤内服,但是脾胃虚寒者、脾胃出血者、对大蓟根过敏者等人群禁服。
5.茜草:茜草是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归肝经,味苦,性寒,有止血通经、凉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出血证、血瘀经闭、风湿痹痛等情况。通过入丸、煎汤、浸酒等方式内服,精衰血少者、脾胃虚寒者、阴虚火旺者等人群忌用。
以上药物需要遵医嘱使用,若患者用药后,体内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前往专科医院,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