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皮肤痒考虑跟血液循环不畅、长期包裹石膏有关,也有可能是过敏、接触性皮炎、皮肤癣菌病等原因所致,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1.血液循环不畅:骨折时局部的毛细血管,可能会出现破裂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皮肤肿胀,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随着骨折的恢复,瘙痒会逐渐缓解。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三七片、骨筋丸等,能够使疾病得到缓解。
2.长期包裹石膏:骨折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包裹石膏来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皮肤的透气性,容易出现瘙痒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冲洗皮肤,需要及时更换新的绷带,能够减轻给皮肤带来的刺激,以免出现瘙痒的症状。
3.过敏:骨折的患者如果本身属于过敏体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地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平时也需要远离容易诱发过敏的物质,如果出现了瘙痒的症状,应避免经常用手抓挠。
4.接触性皮炎:考虑跟皮肤接触外界物质有关,容易引发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会出现皮肤长红斑、肿胀的症状,也有可能会伴随明显的瘙痒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止痒的作用。平时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以免皮肤受损加重。
5.皮肤癣菌病:考虑跟皮肤黏膜受到真菌的入侵有关,容易导致皮肤瘙痒溃烂,也有可能会出现脱皮、脱屑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真菌的作用。同时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皮肤的恢复。
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瘙痒比较严重,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