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脖子一般指脚踝,两个脚踝肿可能是下肢静脉曲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等因素导致,临床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改善病情。具体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下肢静脉曲张:如果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因某种因素致静脉瓣功能不全,以致静脉内血液倒流,导致静脉血液在下肢发生淤积,引起脚踝肿。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可以使用弹力绷带或是弹力袜对外部进行加压,改善局部不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可以降低静脉的扩张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可导致黏蛋白发生堆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相关病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改善新陈代谢。日后还需要调整作息时间,在晚上10点左右进入睡眠,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3.肝炎:如果患者发生肝炎,由于肝功能受到损伤,肝功能下降,可导致蛋白质合成量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血管内渗透压下降,可导致脚踝部位出现水钠潴留。对于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干扰素等进行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减轻肝脏炎症,促进病情恢复。平时还需要避免和他人接触,做好自我隔离,佩戴好口罩,预防病情传播。
4.肝硬化:如果患者肝病长期没有得到控制,可引起肝硬化,病情可导致肝功能进一步下降,蛋白质合成障碍,可引起相关症状。对于肝硬化需要遵医嘱使用护肝片、水飞蓟宾胶囊等,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改善水肿。日常应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降低肝脏负担。
5.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发生肾小球肾炎,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大量蛋白质随着尿液流失,也可导致脚踝水肿的发生。对于肾小球肾炎可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进行治疗,可以促进体内水钠潴留排出,改善水肿。平时应当减少高盐、高钾食物的摄入,比如腌菜、海带等。
日常生活中还需要适当运动锻炼,改善作息时间,定期做好身体检查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