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喘不过气来可能是指晨起呼吸困难,可能与环境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因素有关。建议先就医咨询,明确病因后对症进行调理或治疗。
1.环境因素:如居住环境比较狭小、空气流通比较差、空气中有刺激性气体(如二手烟、粉尘颗粒等)等,可能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导致机体氧气吸入量减少,进而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脱离狭小的环境、开窗通风,日常生活中需减少吸烟量或戒烟,大气污染严重时出行佩戴口罩。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属于神经症的一种,其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功能抑制,进而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症状。如果症状不严重,可先通过适当卧床休息、保持规律睡眠习惯(避免熬夜晚睡,可固定每日睡眠时间,如在深夜23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等方式缓解。
3.慢性支气管炎:是出现在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胸痛、呼吸困难等,特别是在晨起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可通过晨起适量饮用温水的方式缓解,建议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50~200ml,每天饮用2000~2500ml的温水。
4.急性细菌性肺炎:是细菌侵入肺部组织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发病后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用药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为避免药物对胃部造成刺激,可考虑在饭后用温水送服。若症状较为严重,必要时应遵照医嘱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5.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异质性疾病,其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喘息、气促、咳嗽等,特别是夜间和晨起容易发作,且症状会加重。需对症用药治疗,常见药物类型有孟鲁司特钠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等。
除以上几类常见因素外,也可能与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有关。在疾病治疗期间,应遵照医嘱定期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