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即胃灼热,下午胃灼热可能与饮食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先就医咨询,对症进行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缓解。
1.饮食因素:如进食过饱、暴饮暴食、大量进食生冷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冷饮、雪糕、辣椒、洋葱等)等,都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食物反流,进而诱发胃灼热。其属于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先通过适量饮用温水(少量多次饮用,每次饮用100~200ml,水温控制在40℃)、适当活动(进行舒缓的活动,如做家务、散步等)等方式缓解。
2.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肠胃器质性病变基础上出现的消化不良,常见症状有上腹痛、胃胀气、反酸胃灼热、打嗝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患者首先需要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固定三餐进食时间(如早上7点、中午11点、下午5点等)、吃清淡好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米粥、米粉等)等。同时也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的方式缓解,患者可将双手搓热后顺时针轻柔地按摩腹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
3.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后引发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为反酸胃灼热、打嗝、胃胀气、胸痛等。患者应固定三餐进食时间、每餐进食6~7分饱、避免餐后立刻卧床休息。同时也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用药治疗,如甲氧氯普胺片、西沙必利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
4.消化性溃疡:是出现在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溃疡性疾病。常见症状为节律性疼痛、胃胀气、反酸胃灼热、打嗝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吃腌制、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吃饭需细嚼慢咽,可在晨起空腹或每次进餐前1小时饮用200ml的温水。必要时可遵照医嘱用药治疗,如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硫糖铝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
5.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受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幽门手术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胃黏膜炎症。典型症状为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恶心呕吐、早饱等。患者应注意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烈酒、浓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粗糙食物等)、吃饭细嚼慢咽、睡前3~4小时避免进食。同时也可配合医生用药治疗,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硫糖铝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如果已经出现严重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Roux-en-Y手术、胆道分流术等。
除以上几类常见因素之外,还可能与食管肿瘤、胃部良性或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在疾病治疗期间,应遵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具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