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血但不是月经可能是排卵期出血、接触性出血、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因素导致。一旦发病及时就医诊断,结合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1.排卵期出血:女性处在排卵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等表现。建议使用排卵试纸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排卵,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肾上腺色腙片等药物治疗,能够减轻不适表现。
2.接触性出血:对于初次进行性生活的女性,导致处女膜撕裂,引起轻微的阴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少,一般不用特殊处理,若伴有外阴瘙痒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达到抗菌、消炎疗效。
3.宫颈炎:由于子宫颈或子宫颈管黏膜产生炎症,致使宫颈健康受损,引起性交后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腹痛等表现。发病后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妇炎消胶囊、替硝唑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
4.子宫内膜息肉:若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形成息肉,诱发月经失调、白带增多、阴道出血等表现。早期时可遵医嘱服用黄体酮胶囊、左炔诺孕酮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抑制息肉生长,严重者可以考虑刮宫术、宫腔镜电切术等方法处理,术后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
5.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发病后体内雌激素降低,导致子宫颈发育增大,可能会引起白带增多、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表现。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片、宫炎康颗粒等药物治疗,可以消除炎症,促进病情恢复。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以考虑微波疗法治疗,使组织蛋白凝固及变性,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可能与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因素有关,对此需尽早诊断治疗。平时注意卧床休息,定期去医院复诊检查,根据结果判断病情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