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愿意趴着可能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腹部不适、外伤、脑性瘫痪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因素:趴着会压迫婴儿的胸口,甚至不注意会遮住口鼻,长时间趴着可能会让婴儿感觉到呼吸困难、胸闷、不舒适,这时可以改变婴儿体位,感觉到舒适即可。
2.心理因素:有的婴儿趴着的时候会没有安全感,会感觉到害怕、恐惧。父母可以轻拍婴儿背部,给予安慰,缓解恐惧,如果情绪激烈,及时改变体位,拥抱婴儿,消除恐惧,以免影响婴儿的心理健康。
3.腹部不适:婴儿腹部不适采取趴着的体位会加剧腹部的不适,如疼痛、腹胀、恶心等。建议及时将婴儿放平,可以用手顺时针轻柔腹部,缓解不适。如果腹部疼痛强烈,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4.外伤:如果婴儿腹部、前臂、前腿受到外伤,趴着的姿势可能会压迫、摩擦到破损处,会出现疼痛,导致婴儿不喜欢趴着的姿势,建议及时处理伤口,以免增加婴儿的不适。
5.脑性瘫痪:脑部受损或脑部发育不全会影响婴儿的运动发育,肌肉僵硬,会导致婴儿姿势异常,不喜欢趴着,这时可以给予婴儿鼓励,或使用婴儿喜欢的东西引起他的兴趣,有利于婴儿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也会因为个人喜好、缺钙等原因导致婴儿不愿意趴着,明确具体原因后才能够进行处理,在婴儿休息的时候尽量选择能够让婴儿感觉到舒服、有安全感的姿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