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在这里指的是膝关节。膝关节痛、膝关节下肿,可能是过度劳损、长期压迫等原因引起,但也不排除是关节炎、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按摩等方式改善。
1.过度劳损:如果平时过度活动身体,比如长时间跑步、高抬腿等,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受到刺激,伴随疼痛、肿胀等症状。可以注意休息一段时间,避免经常过度劳累,同时也可以适当做有氧锻炼,比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局部持续劳损。
2.长期压迫:如果长时间没有保持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受到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可能会出现肿胀、麻木等症状。需要使用毛巾蘸热水后热敷在膝关节部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平时也需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避免压迫膝关节。
3.关节炎:过度劳损、局部创伤等多方面因素可能会引起关节炎,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服用药物后可以达到止痛的作用。平时需要制动一段时间,避免经常活动身体,防止膝关节持续受损。
4.痛风:若是经常吃凤尾鱼、猪肝等食物,体内嘌呤摄入量增多,可能会转化成大量尿酸,尿酸在膝关节沉积,可能会出现晨僵、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苯溴马隆胶囊、非布司他片、别嘌醇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可以起到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还可以调整饮食,多吃黄瓜、冬瓜等低嘌呤食物。
5.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经常弯腰或者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可能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困难、肿胀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接受按摩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
日常需要做好膝关节的保暖工作,避免局部持续受凉。同时也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