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PRL偏高即女性催乳素偏高,可能是身体应激反应、妊娠、哺乳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泌乳素瘤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先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调理或治疗。
1.身体应激反应:如进行剧烈体育运动、情绪剧烈波动、熬夜晚睡、进行性生活等,都可能会导致身体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导致其一过性升高。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在适当休息后即可缓解。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进行剧烈体育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2.妊娠:女性进入妊娠期阶段后,身体为适应妊娠变化、为分娩和哺乳期做好准备,可能会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女性可出现乳房轻微发胀或微痛、乳头和乳晕变大、乳晕颜色加深等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应注意乳房清洁卫生、穿着宽松且较为舒适的内衣。
3.哺乳期:女性处于哺乳期阶段,婴儿在不断吮吸乳头的过程中,可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导致其水平升高。一般在哺乳期结束后,就可下降至正常水平。应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将双手和乳头清洗干净。女性也需注意加强饮食护理,可适量摄入含优质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母乳质量,如鸡肉、鱼肉、牛肉、鸡蛋、芹菜、菠菜等。
4.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和代谢异常造成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作为主要特征。其可能会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下丘脑功能,并导致催乳素分泌量增加。患者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用药调理,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环丙孕酮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由于该类药物属于处方药,所以具体药物类型、给药剂量以及服用方式,应当按照医生建议选择。
5.垂体泌乳素瘤:是功能性垂体腺瘤中的常见类型,其可导致催乳素分泌量增多,并出现月经稀少、闭经、乳房泌乳等多种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视力减退、头痛、昏迷等。患者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用药调理,如甲磺酸溴隐亭片、卡麦角林片等。如果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遵照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方式为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
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