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消毒时有点出血可能是脐带未正确处理、脐带残端渗血、皮肤破损、感染、脐茸等原因所致,应及时就医检查,遵医嘱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脐带未正确处理:新生儿出生后会对脐带进行处理,并绑扎,若绑扎过紧,可能会造成脐带出血。建议避免绑扎过紧,还要注意保持周围皮肤干燥、清洁,不要让脐带沾水,以免诱发感染。
2、脐带残端渗血:如果新生儿咳嗽、哭闹,可能会造成脐带残端血管破裂,进而出现少量渗血。可使用干净的消毒棉签压迫出血部位,帮助止血,平时要保持脐带处干燥、清洁,不要被衣物摩擦。
3.皮肤破损:若新生儿肚脐部位皮肤破损,可能会出现少量出血。建议使用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避免尿液、汗液污染伤口,若伤口出血量较大时,要及时让医生进行包扎处理。
4.感染:若脐带受到细菌感染,则会导致脐带部位出现渗血,还可能有腹痛。建议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缓解局部炎症,同时生活中要使用碘伏进行消毒。
5.脐茸:指的是脐部的卵黄管残余组织增生物,其较为脆弱,很容易在消毒时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脐孔切开术、脐茸切除术等,术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发生感染。
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触摸或用力清洁脐带,以免诱发出血加重,若出血症状持续得不到好转,要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