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便带水可能是因为生理原因、消化不良、奶粉过敏、乳糖不耐受、病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
1.生理原因:由于新生儿的胃肠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此时容易出现腹泻症状,即水便。若新生儿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异常哭闹等症状,考虑是生理性腹泻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
2.消化不良:由于受凉、饮食不当等原因,新生儿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进而导致拉水便的现象。此时应安抚新生儿,同时将双手轻轻地放在新生儿腹部,顺时针进行腹部按摩,以缓解拉水便症状。若症状持续,可以前往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促肠胃动力、抑酸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3.奶粉过敏:如果新生儿是奶粉喂养,部分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奶粉过敏的症状,此时可出现拉水便的情况,部分新生儿的粪便中还可带有血丝。此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时更换新生儿所饮用的奶粉,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西替利嗪糖浆、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的药物。
4.乳糖不耐受:若新生儿体内缺乏消化乳糖的酶,或者消化酶过少,无法分解吸收奶液中的乳糖,可出现拉水便的症状,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口服液或乳糖酶滴剂等药物进行干预,改善不良情况。
5.病菌感染:如果奶瓶、奶嘴没有经常进行消毒,受到细菌污染,用其喂奶后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感染,引起胃肠道感染,也可以出现拉水便的情况。要注意奶瓶、奶嘴及时清洁、消毒后再使用,以免造成胃肠道感染。此外,若新生儿感染病毒,也可出现大便带水的情况,家长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家长在发现新生儿大便带水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发育迟缓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