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个子不长肉,多数是家族遗传、营养不良引起的,还可能与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症、慢性肠炎等原因有关系。具体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家族遗传:如果父母双方或者是有一方的身材比较瘦长,此时宝宝的体内会携带一定的遗传基因,也有可能会出现只长个子不长肉的情况。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要定期去医院体检,及时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2.营养不良:如果家长不注意宝宝的喂养,经常吃营养物质较单一的食物,可能无法为身体提供营养,出现只长身高不长肉的情况。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可适当吃排骨、鲫鱼等高蛋白质的食物,也可以吃苹果、香蕉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生长。
3.消化不良:通常是宝宝的胃动力不足造成的,可能会降低胃肠蠕动速度,甚至还会使食物在肠道内聚集,出现体重偏轻、身体消瘦等症状。建议适当吃燕麦、红色火龙果等含有粗纤维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溶液、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等药物治疗,增强胃动力,减轻疾病反应。
4.肠道菌群失调症:一般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如果不注意平时护理,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到营养物质摄入,引起长个子不长肉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腹痛、腹泻等现象。建议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的方式处理,还要控制好力度,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乳酸菌素颗粒等药物治疗,调节肠道菌群辅助,促进身体恢复。
5.慢性肠炎:多考虑是宝宝的肠道器官受到慢性炎症入侵引起的,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出现腹部疼痛、长个子不长肉、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在1500mL左右,加速毒素代谢,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罗红霉素颗粒等药物治疗,抑制炎症反应,辅助控制疾病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喂养,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以免增加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