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朵臭臭的多考虑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卫生护理不佳等原因导致的,还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湿疹、化脓性中耳炎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1.皮脂腺分泌旺盛:新生儿的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如果皮脂腺分泌过度旺盛,没有及时清理耳朵,可能会使耳朵内出现臭味。建议家长可以使用医用棉棒蘸取少量的清水,对新生儿的耳朵进行反复擦拭,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效果。
2.卫生护理不当:如果平时不注意耳朵处的卫生,经常没有清洗耳朵,可能会使污垢大量堆积,堵塞毛孔,会使新生儿耳朵出现臭味。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定期进行清洗耳朵,保持皮肤卫生清洁,也要避免用手触摸新生儿的耳朵,以免造成感染的情况。
3.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可能是耳朵内的耳屎过度堆积,往往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道瘙痒、耳道闷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使新生儿的耳朵内出现流脓,伴随恶臭味。可以及时通过外耳道冲洗法或外耳道吸引法进行治疗,平时不要用手揉搓耳朵部位,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外耳道湿疹:可能是新生儿的皮肤质地较为薄弱,长期处于寒湿的环境下,导致外耳道皮肤组织出现湿疹,通常会使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发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会引起淋巴结肿大、耳朵内有恶臭味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有效抑制外耳道炎症反应,改善症状。
5.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是指中耳组织出现了化脓性炎症,会使患者出现耳痛、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等症状,也可能会使耳朵内出现流动的液体,甚至还会伴随臭味。可以及时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对外耳道部位进行擦拭,如果病情的程度比较严重,还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中耳病变切除术,有效清除病变的中耳,对疾病恢复起到帮助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下,以免对新生儿的鼓膜造成损伤。患者也需要定期复查,了解病情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