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一直发冷可能是环境温度过低引起的,也可能是贫血、低血糖、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环境温度过低:长时间处于低温的环境中,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身体一直发冷。建议及时远离不良环境,适当增加衣物,可以使用40℃左右的温热水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症状改善。
2.贫血:长期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体内缺乏铁元素,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身体发冷,并伴有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平时也要多吃一些鸡肝、猪肝、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多样化。
3.低血糖:体力活动过多、不规律进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体内葡萄糖水平降低,无法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通常会出现身体一直发冷、心悸等症状。需要及时吃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帮助症状改善,如果低血糖的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静脉补充葡萄糖进行治疗。
4.上呼吸道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受到病菌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的情况。属于体温上升期时,可出现身体一直发冷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细菌繁殖,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平时还要多喝水,提高新陈代谢。
5.甲状腺功能减退: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下降,也可能会出现身上一直发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控制病情发展,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如果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建议患者引起注意,积极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