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紧张可能是情绪急剧变化、焦虑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源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生活习惯或者使用药物等方法改善。
1.情绪急剧变化:当受到一些事情的刺激时,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的到户外去运动,比如骑单车、慢跑等,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症状改善。
2.焦虑症:焦虑症的患者会经常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多与社会环境、遗传和心理因素有关,建议适当的调整心态,必要时就医,通过心理疗法或者药物治疗改善,常用药物有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等。同时多注意多卧床休息,不要让身体过于劳累,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发生改变,严重者可导致紧张、头晕、低血压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安神补脑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放松心情,避免生气或着急,减少外界的刺激。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心跳加快,可导致心慌、心悸的症状出现,可遵医嘱使用甲硫咪唑片、丙硫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苔等。
5.肺源性心脏病:是因为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可以遵医嘱给予吸氧治疗,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甲泼尼龙片等药物缓解。还要及时寻找过敏原,比如花粉或粉尘等,远离易过敏的物质。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保持清淡的饮食,居住安静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