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低于36℃被称为低体温症,体温低于36℃可能是正常现象或是受环境影响造成的,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低血糖等因素所致。建议先就医咨询,并按照医生要求治疗。
1.正常现象:如果是女性,在生理期或妊娠期,受激素水平的影响,体温可能会低于正常值。如目前无任何不适,可暂时观察,不做特殊处理。
2.受环境影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也可能会下降,且会低于正常值。比如待在寒冷、有冷风的环境中,或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当身体热量消耗过多,体温就会下降。这也是正常现象,一般及时转移环境,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房间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5℃左右。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导致体温下降,引起低体温。如退烧药、镇静药等。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建议咨询医生,再根据医生指导分析是否需停用药物或减少药量。
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影响体内营养供应,也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从而引起低体温。应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蛋白质、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肉、牛肉、鸡蛋等。必要时也可适当的摄入一些脂肪,以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
5.低血糖:血糖偏低,可能会影响体内营养供应,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引起低体温。可通过泡澡、泡脚等方式调节体温。如症状严重,建议遵医嘱使用提升血糖的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也可能是严重的脱水、恶病质等因素所致。如果体温低于 36℃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要积极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改善生活环境,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