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吐血拉血可能是外伤、急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瘘、肝硬化等因素导致。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病情。
1.外伤:老年人如果腹部受到外力撞击,胃部组织发生损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可能会出现吐血、拉血的症状。应当立即就医,通过手术对伤口进行缝合,避免失血过多,术后应多注意卧床休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2.急性糜烂性胃炎:长期饮食不当摄入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可导致胃黏膜发生损伤,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相关症状。应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日后应保持饮食清淡,适当吃一些南瓜粥、小米粥等食物。
3.胃溃疡:长期胃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胃黏膜受损后,会形成胃溃疡,如果侵袭到黏膜下血管,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应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硫糖铝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保护胃黏膜,减轻消化道出血。期间定期做好检查工作,确定溃疡恢复情况,预防恶变的发生。
4.食管瘘:食管和邻近器官出现异常瘘口之后,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病变持续增大会累及附近血管,血管受损后会出现呕血、血便等症状。应通过瘘管修补术、支架植入术等方法改善病情,术后遵医嘱使用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5.肝硬化:如果老人存在肝硬化,由于门静脉压力增大会导致胃底静脉曲张,静脉发生破裂后,可能会出现相关表现。应遵医嘱使用护肝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应当戒烟戒酒,减少肝毒性药物的使用,预防肝衰竭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好老人的护理工作,调整日常饮食,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