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发慌睡不着觉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焦虑症、心脏神经症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完善检查,确定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
1.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熬夜、晚睡或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可能会引起心悸、心慌、胸闷等表现,影响睡眠质量。这是一种生理现象,通常不用特殊处理,但要注意多休息,避免疲劳过度,通过调理能够自行恢复。
2.植物神经紊乱:长期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使大脑皮层功能弱化,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因此出现发慌、失眠、健忘等表现。患者需及时排解压力,同时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营养神经,改善不适表现。
3.神经衰弱:发病后引起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现象,导致脑部及躯体得不到休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现象,因此出现心慌、失眠、多梦等不适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
4.焦虑症:受遗传、长期过度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发病期间产生心慌、睡不着、身体乏力等表现。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氯硝西泮片等药物进行缓解,同时配合冥想、瑜伽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可以改善上述表现。
5.心脏神经症:若长时间过度忧虑,可能会引起心脏神经症,导致心脏部位不适,出现失眠、心慌、心悸等表现。对此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配合慢跑、打太极拳等锻炼,能够缓解自身压力,促进病情恢复。
建议定期回医院复诊检查,根据结果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同时控制好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