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冰敷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药物治疗等,不同患者的伤口状况不同,适合的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不同,所以建议及时就医,结合医生的指导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1.直接压迫止血:如果患者体表伤口较小,在进行清创处理后,可以直接使用无菌纱布压迫伤口,使血液凝固,产生止血效果,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影响止血效果,常用的调整情绪方式有和他人交流、观看感兴趣的影视作品等。
2.冰敷止血:如果出血部位的出血量较小,可以通过冰水或冰块在伤口周围冰敷的方式,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产生止血效果,治疗期间不建议长时间在伤口周围冰敷,以免出现冻伤现象。
3.加压包扎止血法:如果患者伤口较大,或者存在出血量较多的情况,伤口部位可以使用干净毛巾或无菌纱布充填,再用三角巾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也能减缓局部血液流动速度,产生止血的作用,但是若伤口内部存在碎骨片,则不建议使用这一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出现局部血管二次损伤的现象,影响机体恢复。
4.止血带止血法:如果患者四肢大血管产生大量出血的现象,可以使用橡皮管捆扎止血带的方式,限制血液循环,从而产生止血效果,止血带不能直接捆扎在皮肤上,下方需要垫纱布,捆扎超过45分钟时,需要松开2-3分钟,以免出现远端缺血坏死的情况。
5.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也能产生止血的作用,常用的止血药物有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等,用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还要尽快戒烟、戒酒,对治疗效果发挥能产生帮助。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伤口卫生护理工作,避免伤口碰触脏污,可以适当降低出现感染的概率,也能适当补充一些猪肝、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果感觉此时体内有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