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腿疼不敢走路可能是过度劳累、生长痛、外伤、扁平足、膝关节滑膜炎等原因引起,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引起的原因,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1.过度劳累:如果孩子长时间跑跳,导致过度劳累,产生过多乳酸堆积在腿部,可能会出现腿部酸痛、不敢走路等情况。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每次10~20分钟,每天3~4次,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乳酸代谢,改善症状。
2.生长痛:如果孩子骨骼生长较快,四肢长骨周围神经、肌腱、肌肉生长较慢,导致无法同步,可能会出现腿部间歇性疼痛的情况,如果疼痛较重,会影响正常行走,通常是正常现象。可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用温热水泡脚,尽量保持水温在40~45℃,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病变组织神经兴奋性,改善疼痛症状。
3.外伤:如果孩子腿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软组织受损,可能会出现腿部肿胀、疼痛、不敢走路等情况。在急性期可以进行冷敷,大概20~30分钟,促进血管收缩,降低肿胀、疼痛感,也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布洛芬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4.扁平足:通常是先天或者后天因素引起足踝部肌肉、韧带、肌腱功能不全,骨骼结构异常等情况所致,有可能会导致足弓塌陷,出现足踝部以及小腿下部疼痛,伴随站立姿态和行走步态异常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通过穿戴支具矫形器的方式进行改善,有助于缓解疼痛现象,在矫正期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
5.膝关节滑膜炎:如果孩子膝关节受到外伤或者身体比较肥胖,导致膝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引发滑膜炎,可能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可以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平时注意做好腿部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到寒冷刺激,注意饮食清淡,尽量不要食用生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