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后眩光可能是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眼部疲劳、眼压升高、屈光不正未改善、前庭神经元炎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由于散瞳后瞳孔变大,进入到眼球内的光线过多,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怕光的现象,甚至可以出现眩光,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散瞳后应避免太阳光等强光刺激,减少户外活动并戴上遮阳帽和太阳镜,应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看书及写字的时间、尽量少看电视及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等。
2.眼部疲劳:如果在做散瞳后,医生操作不当或者过度用眼,可能会导致眼部疲劳,从而出现眩光情况。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眼部疲劳。选择一条干净的毛巾,用35-40℃的水将其润湿,拧干毛巾后,可以选择闭眼热敷。将温热的毛巾轻轻敷在眼皮、眼眶等部位,热敷3-5分钟即可,然后重新润湿并拧干毛巾,再次热敷,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眼压升高:如果在散瞳过程中不慎损伤到了眼部组织,此时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可能会出现眩光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要避免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用眼。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香蕉、菠菜、芹菜等,补充所需要的维生素,也可以促进眼睛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辅助降眼压的效果。也可遵医嘱使用降眼压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等。
4.屈光不正未改善:如果患者在做散瞳后,屈光不正未改善,可能会出现眩光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伴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夜晚工作时选择适宜亮度的灯光。平时加强户外运动,不但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尽量避免熬夜,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患者也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前庭神经元炎:通常是指前庭神经组织发生感染,多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会使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动等症状,在做散瞳后,可能会出现眩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前庭神经切断术等方式治疗。
散瞳后需要警惕碰伤,散瞳期间因视力模糊,看近不清楚,家属要注意看护,以免碰伤,用药期间如出现眼睛充血、眼睑红肿及皮疹等可能为过敏反应,出现发热、面红、口干、呼吸心率加快等可能为阿托品中毒反应, 建议患者和家属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