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一般指脚掌。脚掌中间内侧边缘疼通常是外伤、扁平足、跖腱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首先应就医,明确诱因,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
1.外伤:当脚掌中间内侧边缘遭受外界伤害后,会直接出现疼痛感。此时可进行一般治疗,比如冷、热敷,建议受伤48小时内冷敷,在48小时之后可以热敷。同时还应遵医嘱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好转。
2.扁平足:该病是指足弓进行塌陷,走路时脚掌会直接着地,因此,在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后,会因脚底承受更多压力,而出现内侧边缘压痛感。若程度并不严重,可进行一般治疗,主要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并穿戴矫形支具。若病情较重,需遵医嘱采用软组织转移修复术、骨性手术、距下关节制动术等。
3.跖腱膜炎:过度运动或长期穿着过硬的鞋子,易使足底筋膜形成无菌性炎症,此时触碰脚掌便会产生疼痛感,并伴有活动受限。此时可结合医生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如微波治疗、远红线照射治疗等,同时还需搭配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4.腰椎间盘突出症:此病在严重状态下,会对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引起下肢麻木、疼痛,且症状会逐渐向周围组织放射,从而延伸至脚掌部位。病情轻微者可通过牵引、按摩等方式缓解,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进行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等,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
5.梨状肌综合征:脚底神经受坐骨神经支配,而梨状肌综合征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坐骨神经,从而引发患侧臀部疼痛、脚掌中间内侧边缘疼痛,同时伴有疼痛性跛行。治疗时,可遵医嘱选择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冲击治疗等物理措施。同时还应搭配药物疗法,建议根据医生指导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
脚掌中间内侧边缘疼需尽快结合诱因控制。平时保持充足休息时间,不可过度活动,饮食方面尽量以钙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