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和菊花功效可能存在药用部位不同、性味归经不同、药性功效不同、饮用方式不同、不良反应不同等区别。野菊花和菊花是两种常见的中药,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使用过程中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1.药用部位不同:野菊花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指其花序,即包括花朵和花序部分。花序通常是由众多小花组成的一个整体,一般是小花中含有药用成分。由于菊花的花瓣中富含了丰富的药用成分,因此菊花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指其花瓣。
2.性味归经不同:野菊花的性味为苦、凉,归肺、肝经。具有清肺热、泻肺火、清肝热的作用。菊花的性味为甘、微苦、微寒,归肺、大肠、胃经。具有清热泻火、宣肺散风、滋阴明目的作用。
3.药性功效不同: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邪,具有抗发炎、镇痛和抗氧化的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还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菊花的功效较为广泛,除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外,还具有平肝明目、降血压、抗菌等作用。因此,菊花常被用于治疗火热症状、眼疾、高血压等症状。
4.饮用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野菊花通常制成药材使用,采用水煎煮或泡水饮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并使其更易于被身体吸收。菊花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以用于制作菊花茶或菊花酒等饮品。饮品不仅可以享受到菊花的香气和口感,还能获得其药用功效。
5.不良反应不同:野菊花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菊花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对肝功能不良的人群慎用。
此外,采用不同的制剂和使用方法也会影响到野菊花和菊花的功效。因此,野菊花和菊花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并遵循正确的用法和用量,一般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