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吊水即静脉滴注治疗,在结束后一般不建议患者自己拔针,可能会造成局部血管损伤。如有不适,要及时找护士或者医生处理。
静脉滴注治疗是通过针具穿刺静脉血管后,将药物持续而稳定地输入进静脉的治疗方式,属于创伤性治疗的一种。
和口服药物比起来,其主要优势为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见效速度比较快。其既能够滴注药物,也可补充体液、电解质、营养物质,许多疾病在较为严重时,都需静脉滴注治疗,如急性胃肠炎、肺炎等。
静脉滴注结束后,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拔针。因为医务人员穿刺都是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穿刺和拔针都要讲究技巧,拔针的速度需要快、准,且拔针后要及时对患处进行按压。
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并出现出血、淤青、疼痛、肿胀等症状。因此静脉滴注结束后,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拔除针头。
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患者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静脉滴注结束后,如果局部有淤青或肿胀,可用拧干的热毛巾热敷患处,建议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