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因素有关。建议先去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是病原体侵犯上呼吸道黏膜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发病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流鼻涕等多种症状。该疾病具有自愈现象,一般能在7~10天逐渐恢复。如果症状不耐受、病情较为严重,可遵照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连花清瘟胶囊、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
2.急性支气管炎:其是细菌侵犯支气管黏膜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可出现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多种症状。发热容易反复发作,患者体温可达到38.5℃或更高。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口服抗生素、解热镇痛、止咳化痰的药物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金莲清热颗粒、吲哚美辛肠溶片、肺力咳合剂等。
3.细菌性肺炎:其是细菌侵犯终末气道、肺组织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常见症状为持续发热、胸痛、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可按照医生建议口服抗生素、镇咳祛痰、解热镇痛的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氨咖黄敏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必要时可考虑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4.尿路感染:是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发病后的典型症状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部分患者受细菌刺激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可能会出现发热。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口服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缓释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
5.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后患者可出现午后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咯血、胸痛、呼吸困难。需要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硫酸链霉素片等。
疾病治疗和恢复期,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多喝温水促进代谢、加强室内通风消毒。另外还需遵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控制和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