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下面出现硬疙瘩且触摸时感到疼痛,这种情况可能涉及多种原因,例如痤疮、毛囊炎、淋巴结炎、疖、皮脂腺囊肿等,都是常见的可能性,不同原因引起的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及时就医,查出原因再进行治疗。
1.痤疮: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类型很多,其中结节性或囊肿型通常表现为皮肤下的硬块,可能伴有红肿,有时疼痛,结节性和囊肿型痤疮比普通粉刺更深层,更难以治疗。可能需要遵循医嘱局部使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维A酸乳膏等药物改善,严重时使用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胶囊、红霉素软膏等。对于个别囊肿,医生可能进行局部注射激素以减少炎症和大小。
2.毛囊炎:是毛囊受细菌感染引起的,初期可能是一个小红点,之后发展为红色、肿胀、疼痛的硬块,有时会有脓头。治疗上,清洁和保持干燥是关键,同时还需要遵循医嘱局部应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例如莫匹罗星软膏、头孢拉定胶囊等。严重时,医生可能会进行切开排脓。
3.淋巴结炎:淋巴结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之一,当附近区域有感染时,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并感到疼痛。如果嘴巴下方的硬块伴随着口腔感染或面部皮肤感染,可能是淋巴结炎。根据原发感染的原因治疗,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克肟片、罗红霉素胶囊等。
4.疖: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深部皮肤感染,表现为迅速形成的、红、热、痛的硬块,最终可能形成脓包。疖初期可以热敷促进脓液排出,同时使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例如四环素片、夫西地酸乳膏等。
5.皮脂腺囊肿:由于皮肤中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逐渐淤积而形成潴留性囊肿。通常为慢性的、无痛的皮下肿块,但如果感染了,就会变得红、肿、痛。小的、无症状的囊肿可能不需要治疗,除非出于美观考虑。感染的囊肿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大的或反复感染的囊肿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对于任何不明原因的皮肤硬块,尤其是伴有疼痛的,最佳做法是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诊断。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推荐适当的检查,如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以及开具适合的治疗方案。请勿自行挤压或处理这些硬块,否则可能会加重感染或导致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