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 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类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类方法

更新时间:2024-11-11 14:36:37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可以按病程分类、按感染部位分类、按病原体分类。

一、按病程分类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进展迅速较快,由毒力较强的化脓性细菌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具有强大的侵袭力,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对心脏瓣膜等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相对缓慢,症状不如急性型那么急剧,通常由毒力较弱的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草绿色链球菌。这种细菌在体内生长相对缓慢,对心脏瓣膜的破坏过程也比较渐进。

二、按感染部位分类

1.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更为常见,因为左心系统的压力较高,血流速度快,更容易导致心脏瓣膜表面的内皮损伤,为细菌的黏附提供条件。例如,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是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部位。

2.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较少见,主要见于静脉吸毒者、有右心导管检查或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操作史的患者,使得细菌更容易进入右心系统。

三、按病原体分类

1.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原体。此外,肠球菌也是引起心内膜炎的细菌之一,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治疗相对复杂。这些细菌的致病性和对心脏瓣膜的损害方式有所不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释放毒素和酶来破坏瓣膜组织,而草绿色链球菌主要是通过形成赘生物缓慢影响瓣膜功能。

2.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引起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的真菌,这类感染通常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有心脏手术史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真菌的生长方式和细菌不同,会形成菌丝等结构,在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往往比较大且质地疏松。

上述分类方法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此应当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进行分类,展开针对性治疗。

审编医生
赵士超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疾病:心血管内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详情>

用药指导

/吃什么药好
台城制药
台城制药
适应症状:本品用于抗肿瘤药。适用于消化道肿瘤,如胃[说明书]
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适应症状:本品用于消化道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说明书]
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梅河药
去氧氟尿苷胶囊
去氧氟尿苷胶囊
适应症状:本品用于治疗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说明书]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