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的连续3个或以上的异位心搏,且该现象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
其发生机制复杂,可能包括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以及折返等。自律性增高主要表现为局灶起源室速,如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触发活动可与自律性增高共同作用引起局灶起源室速;而折返性室速的折返环路通常位于心肌病变组织和(或)瘢痕组织内。此外,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神经系统等相关机能发育不完善,易引起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失调,从而诱发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该疾病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心悸、胸部不适,呈突发突止的特点;重者则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促、头晕,甚至晕厥、休克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室速的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个体耐受性密切相关。长期心动过速易导致心肌长期大量超负荷工作,最终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可能并发心脏扩大、心源性休克等症状。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以减少对心脏的刺激。此外,患者还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