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便秘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粪排出延迟或排出困难而引起的便秘症状。
胎粪是胎儿在子宫内积累的第一次排泄物,通常在出生后不久排出。胎粪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肠道蠕动功能不完善,导致胎粪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胎粪变得干燥、硬结,难以排出。
胎粪性便秘的症状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表现为排便困难、腹胀、呕吐等。如果胎粪长时间未能排出,可能导致肠梗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胎粪性便秘非常重要。
胎粪性便秘可以通过肛门指诊或灌肠等方法协助排出胎粪;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肠造瘘术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缓泻剂等,帮助软化胎粪,促进排出。
总之,胎粪性便秘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肠道蠕动功能不完善导致胎粪排出延迟或困难。家长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