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时选择静脉血而非动脉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易于操作:静脉位于体表较浅的位置,通常可以用肉眼看到,且静脉的管壁较薄有利于穿刺。相比之下,动脉位置较深,不易寻找,且血管壁压力较大,穿刺难度较高。
2. 安全性高:静脉的压力较小,抽血时比较省力,且穿刺后出血容易止血。而动脉内部压力较大,穿刺后若按压不足,容易导致出血,有时甚至会发生大的血肿,假性动脉瘤等。
3. 检测结果准确:静脉血是全身新陈代谢后的血液,其中可能含有大量人体代谢的物质,通过抽静脉血进行血液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健康状况。
4. 适用范围广:临床上许多检验、化验都需要抽取静脉血,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测项目。而动脉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等特殊检查。
综上所述,抽血时选择静脉血是基于其易于操作、安全性高、检测结果准确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血气分析时,才会选择抽取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