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性疾病,其原因与血源性感染、创伤后感染、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因素有关。
1.血源性感染:当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时,如疖、痈、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组织。这是因为在感染状态下,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而骨髓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血流相对缓慢,细菌容易在骨髓内停留并繁殖。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长骨的干骺端,因为干骺端的血管有特殊的结构,细菌容易在此处沉积,进而引发炎症。
2.创伤后感染:开放性骨折是化脓性骨髓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当骨折处的皮肤和软组织破损,外界的细菌可直接进入骨折端,引发感染。例如,在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导致开放性骨折后,如果现场急救处理不当,没有及时清创,细菌就会在骨折断端滋生,进而引起骨髓炎。
3.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当骨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感染,如脓性指头炎、急性蜂窝织炎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感染可直接蔓延至骨组织。这是因为骨与周围软组织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炎症可通过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等途径扩散到骨髓。例如,足部的软组织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逐渐蔓延至跖骨,继而提高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率。
预防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破损,及时治疗任何可能导致细菌进入体内的伤口。对于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问题的患者,定期体检和适当的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