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通常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硬。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处理。
1.调整饮食:对于慢性便秘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每天至少喝8杯水,以软化粪便,使其更易于排出。
2.药物治疗:若便秘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用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能够使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变软。
3.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设备将人体生理过程中的信息如直肠肛管压力等转变为可识别的信号,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排便生理过程。通过训练,患者可以学会正确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协调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的运动,改善排便功能。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多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约30-60分钟,一般需要进行4-6周的训练。
若慢性便秘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表现,应当立即去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且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