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全合一输注法需要注意新鲜配制、高渗液体的稀释、确保适当比例的氨基酸、控制电解质浓度、注意配制顺序、控制渗透压等,建议就医咨询,遵医嘱合理进行。
1.新鲜配制:这是因为营养液的成分复杂,包括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在配制后可能会因时间、温度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影响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制好的营养液不宜长时间放置,一般建议在12小时内使用完毕,以确保其新鲜度和有效性。
2.高渗液体的稀释:在全合一输注法中,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等高渗液体不能直接加入脂肪乳中,因为可能会破坏脂肪乳的稳定性。正确的做法是先将这些高渗液体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稀释,然后再与脂肪乳混合。可以避免高渗液体对脂肪乳的破坏,确保营养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确保适当比例的氨基酸:氨基酸在全合一输注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还对脂肪乳剂的稳定性有缓冲保护作用。如果氨基酸的比例不足,可能会导致脂肪颗粒的破坏,从而影响营养液的输注效果。因此,在全合一输注液中须包含适当比例的氨基酸,以确保营养液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控制电解质浓度:电解质在全合一输注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但浓度需要严格控制。一价阳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等)的浓度应小于150mmol/L,二价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等)的浓度应小于5mmol/L。过高的阳离子浓度可能会破坏脂肪颗粒的稳定性,导致营养液的不稳定。因此,在配制全合一输注液时,需要严格控制电解质的浓度,以确保营养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注意配制顺序:一般来说,应先将电解质(不含磷制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氨基酸,再加入脂肪乳。在加入脂肪乳时,需要边加边混匀,以确保脂肪乳与其他成分充分混合。正确的配制顺序可以避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沉淀的产生,确保营养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控制渗透压:配制好的全合一输注液的渗透压应低于1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这样可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渗透压的大小也决定着输注途径的选择。一般来说,当全合一输注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不超900mOsm/L时,可以选择上肢外周静脉输注。而当渗透压较高时,则需要选择中心血管通路输注。因此,在配制全合一输注液时,需要严格控制渗透压的大小,以确保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全合一输注法进行营养支持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营养液的输注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或营养液出现异常情况(如沉淀、变色等),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通知医生。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营养指标,以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并调整输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