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骨盆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这些径线对于分娩过程至关重要,决定了胎儿能否顺利通过骨盆出口。具体来说,这4条径线分别是出口前后径、出口横径、出口前矢状径、出口后矢状径。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为11.5cm。
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指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为9cm。此径线与分娩关系密切,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重要径线。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为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为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综上所述,骨盆出口平面的4条径线共同构成了胎儿娩出的通道,其大小和形状对分娩过程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