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脏压塞、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1.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使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心输出量锐减引发休克。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大量死亡,心脏泵血能力严重受损。治疗主要是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如溶栓、介入治疗等,同时给予药物改善心肌代谢、减轻心脏负荷。
2.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泵血功能紊乱,心输出量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心脏不能有效收缩射血;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导致心率过慢,心排血量不足。治疗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安装起搏器等。
3.急性心脏压塞:心包腔内液体急剧增多,压迫心脏,限制心脏舒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常见于心脏外伤、心包炎等。治疗需立即穿刺抽液减压,必要时手术治疗。
4.心脏瓣膜病: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负荷加重,最终引起心功能衰竭和休克。治疗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改善心功能、瓣膜置换等手术治疗。
5.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受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减少。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进行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
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病变,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