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月经有少量血块是正常的。
月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的。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释放出一些抗凝物质,使经血保持液态,以便顺利排出体外。但当子宫内膜大片脱落时,就容易形成血块。如果女性在经期久坐、着凉,或者子宫位置过度前倾或后倾,导致经血流出不畅,也可能会使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形成血块。另外,正常的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以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所以正常月经血是不凝固的,但在出血量多或速度快的情况下,该酶的量相对不足,就会出现血块。
通常,少量血块且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比如没有严重的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等,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这说明子宫内膜在正常脱落,身体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血块过多、过大,或者同时伴有痛经、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异常等症状,那就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血管破裂出血,从而使经血中出现大量血块。
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适当活动,不要长时间久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