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手指受伤能动不代表没有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当手指受伤后,即使还能动,也有可能存在骨折情况。有些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比如裂缝骨折,骨头只是出现了细微的裂纹,并未完全断开,这种情况下手指的活动功能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依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屈伸等动作。还有青枝骨折,常见于儿童,由于儿童骨骼的柔韧性较强,骨折时就像青嫩的树枝被折断,一侧骨皮质及骨膜断裂,另一侧完整形成弯曲畸形,此时手指也可能还能活动。
另外,即使是完全骨折,如果骨折断端没有发生明显的移位,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对骨折部位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手指在初期也可能还能有一些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会伴随着疼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活动的增加,骨折断端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甚至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
如果手指受伤后出现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即使手指还能动,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通过拍摄X光片等检查手段,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若确诊为骨折,需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固定、复位等。若忽视病情,可能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影响手部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受伤后应避免手指过度活动,防止加重损伤。若疼痛、肿胀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