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蛀牙不一定会疼。
蛀牙,也就是龋齿,是一种在细菌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形成过程通常是口腔中的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酸逐渐腐蚀牙齿,使牙齿的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最终形成龋洞。在蛀牙初期,也就是浅龋阶段,细菌刚刚开始对牙釉质进行破坏,牙釉质内没有神经分布,所以这个时候患者通常没有疼痛的感觉,可能只是在牙齿表面看到一些白色或者褐色的斑点。
当蛀牙进一步发展到中龋时,细菌已经侵蚀到牙本质浅层,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里面有神经末梢,此时患者可能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敏感症状,但刺激去除后疼痛会立即消失,一般不会出现自发痛。
只有当蛀牙发展到深龋,细菌接近牙髓腔或者已经引起牙髓炎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牙髓炎时,牙髓腔内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在受到刺激时加重,还可能会放射到同侧的面部、头部等部位。
如果发现牙齿表面有异常斑点或者对冷热刺激敏感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这样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蛀牙,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