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婴儿一天尿20次是正常的。
婴儿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等都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使得婴儿的肾脏对水分和溶质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排尿次数相对较多。而且婴儿摄入的主要是母乳或者配方奶,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例如,母乳中水分含量约占87% - 88%,配方奶中水分含量也在80%左右。婴儿每天的奶量摄入较多,也就意味着摄入的水分较多,经过身体的循环后,多余的水分就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婴儿的膀胱容量较小。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膀胱会逐渐增大,但在婴儿期,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有限。当膀胱内积攒少量尿液时,就可能引发排尿反射,导致排尿次数增多。比如,新生儿的膀胱容量仅为30 - 60毫升,随着月龄的增加,到1岁时膀胱容量可达到300毫升左右。在膀胱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即使摄入的水分不算特别多,也可能会出现频繁排尿的现象。
如果婴儿排尿时没有出现哭闹、尿痛、尿急等异常表现,尿液的颜色、气味也正常,一般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婴儿排尿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或者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其他症状,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泌尿系统感染等,此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