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淹溺的主要致死原因有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急性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
1. 呼吸道梗阻:
淹溺时水进入呼吸道,导致气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水的刺激还可引起喉痉挛,进一步加重梗阻。应立即清除口鼻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2. 低氧血症:
水淹没口鼻后,氧气无法正常吸入,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同时,肺泡被水填充,气体弥散功能障碍。需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和氧疗。
3. 电解质紊乱:
淡水进入人体后,可稀释血液,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脏、神经等功能。要及时监测电解质水平并予以纠正。
4. 急性肺水肿:
大量淡水吸入肺泡后,使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形成肺水肿。应给予利尿等治疗。
5. 急性肾衰竭:
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引发急性肾衰竭。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
及时呼救,掌握急救知识,对淹溺者尽早开展急救和后续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