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主要有黏膜红斑、黏膜粗糙不平、黏膜出血点、黏膜糜烂、黏膜萎缩等。
1. 黏膜红斑:
黏膜红斑是慢性胃炎胃镜下较为常见的表现。胃黏膜可呈现出片状、点状的红斑,色泽较周围正常黏膜稍红,分布可弥漫或局限,与炎症刺激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有关。
2. 黏膜粗糙不平:
胃黏膜表面失去正常的光滑状态,变得粗糙不平。这是由于炎症反复刺激,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等原因造成的,在胃镜下可清晰观察到黏膜纹理增粗、紊乱的情况。
3. 黏膜出血点:
在慢性胃炎中,黏膜出血点相对不常见。胃镜下可见胃黏膜上有散在的点状出血,颜色鲜红,多是因为炎症侵犯到黏膜下的小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4. 黏膜糜烂:
黏膜糜烂在慢性胃炎中出现频率相对较低。表现为胃黏膜出现浅小的缺损,缺损处覆盖有炎性渗出物或血痂,周围黏膜常有充血、水肿。
5. 黏膜萎缩:
黏膜萎缩是相对罕见的表现。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透见,色泽灰暗。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所致。
慢性胃炎的诊断不能仅依靠胃镜表现,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患者若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反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按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促进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