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液化常见的症状有切口渗液、切口红肿、疼痛、发热、异味等。
1.切口渗液:切口处可见淡黄色或淡血性液体渗出,这是脂肪液化较为常见的表现。渗出液一般较为清亮,量可多可少。如果液化程度较轻,渗出液可能较少,仅在换药时发现切口敷料有轻微浸湿;若液化范围较大,则渗出液量会增多,甚至可能顺着切口流出。
2.切口红肿:在脂肪液化时,切口周围的皮肤常常会出现红肿现象。红肿范围可局限于切口附近,也可能逐渐扩大。这是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红肿。
3.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切口部位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轻,仅在按压切口或活动时稍有不适;而有的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甚至会影响正常的休息和活动。疼痛主要是因为液化的脂肪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起的。
4.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低热范围,即37.3℃-38℃之间。这是由于脂肪液化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产生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出现发热。
5.异味:当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时,切口处可能会散发出异味。异味通常是由于细菌分解液化的脂肪和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所导致的,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处理。
若发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