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的表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消化道症状、肝区及右上腹隐痛等方面。
1. 腹痛:胆管结石引发的腹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由于结石在胆管内移动刺激胆管平滑肌痉挛所致。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常需使用止痛药物缓解。
2. 寒战高热: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在胆绞痛发作后会出现寒战高热,因为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后,细菌及毒素逆行经毛细胆管入肝窦至肝静脉,再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体温可高达39 - 40℃,呈弛张热。
3. 黄疸:黄疸的出现是由于胆管结石导致胆管梗阻,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反流入血。一般在胆绞痛和寒战高热后1 - 2天出现,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样。
4. 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由于胆管结石引起的胆管痉挛和炎症刺激胃肠道所致。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5. 肝区及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平时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区及右上腹的隐痛不适,这可能是由于结石较小,未完全阻塞胆管,或者胆管局部炎症较轻所致。
肝外胆管结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以减轻症状,避免病情恶化。